瑞泰福建設有限公司
瑞泰福建設有限公司
  • 首頁
  • 我們的陣容
  • 營業項目
    • 容積移轉代辦
    • 道路用地買賣
    • 重劃地買賣
    • 三七五租約解約
    • 持份土地買賣、租賃
    • 未辦繼承處理
    • 公同共有處理
    • 浮覆地復權
    • 日據繼承
    • 地籍清理
    • 祭祀公業
    • 兩岸三地繼承
    • 各種超困難案件處理
  • 熱門連結
    • 司法院全球資訊網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
    • 內政部移民署
    • 內政部地政司
    • 法院拍賣查詢
    • 金服拍賣查詢
    • 住展房產新聞
    • 大陸委員會
  • 與我們聯絡
  • 官方LINE諮詢
  • 更多
    • 首頁
    • 我們的陣容
    • 營業項目
      • 容積移轉代辦
      • 道路用地買賣
      • 重劃地買賣
      • 三七五租約解約
      • 持份土地買賣、租賃
      • 未辦繼承處理
      • 公同共有處理
      • 浮覆地復權
      • 日據繼承
      • 地籍清理
      • 祭祀公業
      • 兩岸三地繼承
      • 各種超困難案件處理
    • 熱門連結
      • 司法院全球資訊網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
      • 內政部移民署
      • 內政部地政司
      • 法院拍賣查詢
      • 金服拍賣查詢
      • 住展房產新聞
      • 大陸委員會
    • 與我們聯絡
    • 官方LINE諮詢
  • 首頁
  • 我們的陣容
  • 營業項目
    • 容積移轉代辦
    • 道路用地買賣
    • 重劃地買賣
    • 三七五租約解約
    • 持份土地買賣、租賃
    • 未辦繼承處理
    • 公同共有處理
    • 浮覆地復權
    • 日據繼承
    • 地籍清理
    • 祭祀公業
    • 兩岸三地繼承
    • 各種超困難案件處理
  • 熱門連結
    • 司法院全球資訊網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
    • 內政部移民署
    • 內政部地政司
    • 法院拍賣查詢
    • 金服拍賣查詢
    • 住展房產新聞
    • 大陸委員會
  • 與我們聯絡
  • 官方LINE諮詢
浮覆地復權買賣

浮覆地復權買賣

浮覆地復權指南

 

《浮覆地完全攻略:從法律爭議到開發利益的終極解析》

前言 : 被遺忘的「水下黃金」


台灣有超過2萬公頃土地因河川改道「消失又重現」,這些「浮覆地」藏著驚人利益,卻因法律模糊引發無數糾紛。本文以20年實務經驗,揭開浮覆地的神秘面紗,讓您都能掌握關鍵。


文章目錄 :

一、浮覆地的定義與歷史脈絡

        1.1 法律定義的演變

        1.2 與其他土地類型的關鍵差異

二、所有權恢復實戰流程

        2.1 四步確認權利

        2.2 常見卡關點與解法

三、交易與開發的風險管理

        3.1 買賣流程圖解

        3.2 開發評估公式

四、繼承與稅務關鍵解析

        4.1 繼承特殊處置

        4.2 贈與稅陷阱

五、憲法法庭判決趨勢分析

        5.1 112年憲判字第8號重點

        5.2 法院偏好的證據類型

六、實戰工具:查詢與主張SOP

        6.1 自主查詢四部曲

七、結語


一、浮覆地的定義與歷史脈絡


1.1 法律定義的演變


浮覆地指「因自然變遷(如河川改道)導致土地被淹沒後又浮出」的地貌。關鍵法源依據:

  • 《土地法》第12條:水道浮覆後「原則恢復原狀」
  • 大法官釋字第374號解釋:確立「原始所有權不消滅」原則

經典案例:
濁水溪某地段1960年被劃為河川區,2009年河床偏移後浮出50公頃土地,引發300名地主與水利署的15年訴訟。


1.2 與其他土地類型的關鍵差異


比較項目浮覆地新生地河川地所有權歸屬原地主國有水利署管理形成原因自然回復人工填土自然沖積開發限制需申請證明不得私有禁建


二、所有權恢復實戰流程


2.1 四步確認權利


時間成本:約1.5-3年
費用估算:測量費(每公頃5萬)+ 律師費(10-30萬)


2.2 常見卡關點與解法


  • 問題1:祖先未辦理登記
    解法:依《地籍清理條例》補辦「時效取得」
  • 問題2:地籍資料滅失
    解法:申請「地籍圖重測」,費用由政府補助80%


三、交易與開發的風險管理


3.1 買賣流程圖解


契約關鍵條款:

  • 明訂「未能恢復所有權」的賠償計算公式
  • 保留部分價金(建議30%)至完成登記


3.2 開發評估公式

開發價值 = (浮覆地面積 × 容積率 × 市價) - (恢復成本 + 訴訟準備金)  


四、繼承與稅務關鍵解析


4.1 繼承特殊處置


  • 時效限制:需在浮覆後15年內主張權利(最高法院109年判決)
  • 文件清單:
    1. 原始所有權狀
    2. 歷年納稅證明
    3. 河川地形變遷圖


4.2 贈與稅陷阱


  • 課稅基準:以「浮覆後公告現值」計算(可能比原值高數十倍)
  • 節稅策略:
    1. 先分割再贈與(適用每人244萬免稅額)
    2. 成立不動產信託分期移轉


五、憲法法庭判決趨勢分析


5.1 112年憲判字第8號重點


  • 確立「浮覆地權利回復不以登記為要件」
  • 但要求地主需證明「持續主張權利」


5.2 法院偏好的證據類型


證據效力文件類型 :

歷年地價稅繳納收據   ★★★★★

水利署會勘紀錄          ★★★★☆

鄰里長證明書              ★★★☆☆

個人手寫主張文件       ★★☆☆☆


六、實戰工具:查詢與主張SOP


6.1 自主查詢四部曲


  1. 至地政事務所申請「舊地籍藍晒圖」
  2. 使用水利署「歷史航照圖比對系統」
  3. 委託測量公司製作「古今地籍套繪圖」
  4. 申請縣市政府「河川治理計畫書」


七、結語


浮覆地之意義 : 指原為陸地,因河流改道,成為河流的一部分;之後,河流又改道,該地再浮出水面,而形成陸地。

又依據土地法第12條的規定,私有土地,因天然變遷成為湖澤或可通運之水道時,其所有權視為消滅。 

這些過去百年間歷經幾度河川改道,淹沒了河道旁許多土地,其所有權亦隨之消滅。 被大水吞沒的土地相隔近百年 ,終於重見天日 。


關於水道浮覆地及道路溝渠廢置地所有權歸屬處理原則  


本公司專辦浮覆地恢復所有權、協助辦理繼承、買賣,歡迎洽詢!

5分鐘搞懂浮覆地,浮覆地土地復權買賣,看這篇就對了

一、什麼是浮覆地?

比喻:像「被河流沒收又吐回來的土地」。

  • 定義:原本是河川地、湖泊或水道,因自然變遷(河道改道、水位下降)而重新浮出地面的土地。
  • 所有權關鍵:
    • 若土地原屬私有,被「沖毀」後變成河川地(國有),後來又浮出→原所有權人可申請「復權」取回。
    • 若原屬國有,浮出後仍歸國有。

      

二、為什麼要辦「復權」?

三大理由:

  1. 拿回土地產權:浮覆地若原屬私有,政府不會主動歸還,需主動申請復權。
  2. 合法開發利用:未復權的土地屬「水利用地」,不能蓋房或買賣。
  3. 避免被徵收:若浮出後未申請復權,政府可能劃為行水區或公共用地。

舉例:阿公的農地50年前被河水沖毀,現在河道偏移土地浮出,子孫可申請復權取回!

  

三、浮覆地復權3步驟

1.確認土地資格:

  • 向地政事務所調「舊地籍圖」和「土地登記謄本」,證明土地「原本是私有地」且「被水流侵蝕消失」。

2.測量鑑界:

  • 申請土地測量,確認浮出土地位置與原土地範圍一致

3.申請復權登記:

  • 備齊文件(舊地契、繼承證明、測量結果)向地政機關申請,經審核後重新登記為私有地。

注意:若原所有權人已過世,需先辦妥繼承登記才能申請!

  

四、常見問題QA


Q1:浮覆地和河川地有什麼不同?
→ 浮覆地「原本是私有地」,河川地「始終屬國有」;前者可復權,後者不能私有化。


Q2:祖先的浮覆地已復權,子孫怎麼繼承?
→ 比照一般土地,需辦繼承登記(若多人共有,建議先協議分割)。


Q3:政府會主動通知復權嗎?
→ 不會!需自己查證土地狀態,逾期未申請可能喪失權利。

  

總結:浮覆地處理口訣

「先查舊地籍,再測量鑑界;復權登記完,開發免被騙!」

行動建議:

  • 遇到浮覆地問題,立即找「熟悉水利法」的地政士或律師。
  • 簽約前務必確認「使用分區」和「水利管制規定」!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12 - 2025 寶璣建設有限公司 © BQ Company.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