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泰福建設有限公司
瑞泰福建設有限公司
  • 首頁
  • 我們的陣容
  • 營業項目
    • 容積移轉代辦
    • 道路用地買賣
    • 重劃地買賣
    • 三七五租約解約
    • 持份土地買賣、租賃
    • 未辦繼承處理
    • 公同共有處理
    • 浮覆地復權
    • 日據繼承
    • 地籍清理
    • 祭祀公業
    • 兩岸三地繼承
    • 各種超困難案件處理
  • 熱門連結
    • 司法院全球資訊網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
    • 內政部移民署
    • 內政部地政司
    • 法院拍賣查詢
    • 金服拍賣查詢
    • 住展房產新聞
    • 大陸委員會
  • 與我們聯絡
  • 官方LINE諮詢
  • 更多
    • 首頁
    • 我們的陣容
    • 營業項目
      • 容積移轉代辦
      • 道路用地買賣
      • 重劃地買賣
      • 三七五租約解約
      • 持份土地買賣、租賃
      • 未辦繼承處理
      • 公同共有處理
      • 浮覆地復權
      • 日據繼承
      • 地籍清理
      • 祭祀公業
      • 兩岸三地繼承
      • 各種超困難案件處理
    • 熱門連結
      • 司法院全球資訊網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
      • 內政部移民署
      • 內政部地政司
      • 法院拍賣查詢
      • 金服拍賣查詢
      • 住展房產新聞
      • 大陸委員會
    • 與我們聯絡
    • 官方LINE諮詢
  • 首頁
  • 我們的陣容
  • 營業項目
    • 容積移轉代辦
    • 道路用地買賣
    • 重劃地買賣
    • 三七五租約解約
    • 持份土地買賣、租賃
    • 未辦繼承處理
    • 公同共有處理
    • 浮覆地復權
    • 日據繼承
    • 地籍清理
    • 祭祀公業
    • 兩岸三地繼承
    • 各種超困難案件處理
  • 熱門連結
    • 司法院全球資訊網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
    • 內政部移民署
    • 內政部地政司
    • 法院拍賣查詢
    • 金服拍賣查詢
    • 住展房產新聞
    • 大陸委員會
  • 與我們聯絡
  • 官方LINE諮詢
海峽兩岸三地遺產繼承全解析:從基礎到實務的完整指南

海峽兩岸繼承服務

海峽兩岸三地遺產繼承

 

海峽兩岸三地遺產繼承全解析:從基礎到實務的完整指南


前言 : 什麼是「海峽兩岸三地」?  


在遺產繼承領域中,「兩岸三地」特指以下三個具備獨立法律系統的區域:

  1. 台灣地區:適用《民法》繼承編
  2. 中國大陸地區: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3. 港澳地區(特殊地位):
    • 香港特別行政區:沿用普通法體系
    • 澳門特別行政區:採用大陸法系制度


文章目錄 : 

一、「兩岸三地遺產繼承」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區別

二、兩岸繼承制度關鍵差異解析

        2.1配偶與子女共同繼承的差異

        2.2特留分制度的實務影響

三、大陸子女繼承實務要點

        3.1繼承上限規定

        3.2文件準備流程圖解

四、台灣人繼承大陸遺產的十二步驟

五、最新繼承實務案例解析

        5.1大陸配偶繼承200萬元案例

六、專業建議:遺產規劃三要三不原則

七、兩岸制度差異全解析

        7.1配偶繼承權比較表

        7.2特留分 vs 必留分

        7.3實戰案例:大陸配偶繼承200萬爭議

八、 跨境繼承十二步驟流程

        8.1大陸繼承台灣遺產SOP

        8.2時效管理關鍵點

九、最新法規衝擊分析

        9.1   2025大陸新法重點

十、 專業級文件準備指南

        10.1兩岸繼承文件對照表

        10.2常見退件原因分析

十一、 財產類型處理要訣

        11.1不動產繼承實戰守則

        11.2金融資產處理流程

十二、 專家級風險控管方案

        12.1繼承規劃四大工具比較

        12.2緊急狀況處理SOP



一、「兩岸三地遺產繼承」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區別


二、兩岸繼承制度關鍵差異解析


        2.1配偶與子女共同繼承的差異

 

案例解析:
王先生(台商)在大陸猝逝,留下1000萬資產:

  • 台灣模式:配偶與2子各得333萬
  • 大陸模式:配偶先拿500萬,剩餘500萬由配偶與2子各得166萬
    結果差異:配偶實得金額相差333萬


        2.2特留分制度的實務影響


透過數學公式說明兩地差異:

  • 台灣特留分計算式: 應繼分=總遺產法定繼承人人數×特留分比例應繼分=法定繼承人人數總遺產​×特留分比例
  • 大陸必留分制度: 必留分額度=被繼承人生前撫養義務所需費用+基本生活保障必留分額度=被繼承人生前撫養義務所需費用+基本生活保障


三、大陸子女繼承實務要點


        3.1繼承上限規定


根據大陸《外匯管理條例》: 年度結匯限額=5萬美元(等值人民幣)年度結匯限額=5萬美元(等值人民幣)需特別注意:

  • 不動產繼承不受限
  • 超額部分可申請專案核准


        3.2文件準備流程圖解


四、台灣人繼承大陸遺產的十二步驟


(以下為簡要流程,完整版含各階段注意事項)

  1. 文件雙認證:經海基會與公證協會驗證
  2. 遺產稅申報:大陸現行暫免徵收但需申報
  3. 外匯管制突破:分階段結匯策略
  4. 不動產處分限制:滿三年方可轉讓規定


五、最新繼承實務案例解析


        5.1大陸配偶繼承200萬元案例


[案例1]王先生(台籍)猝逝,大陸籍配偶林女士主張繼承:

  • 關鍵爭點:婚姻真實性證明
  • 解決方案:通聯紀錄+共同生活證明
  • 結果:成功繼承存款120萬+房產1/2持分


六、專業建議:遺產規劃三要三不原則


三要:

  1. 要預立符合兩岸效力的遺囑
  2. 要定期更新資產清冊
  3. 要建立法律文件副本保管機制

三不:

  1. 不採單一法域規劃
  2. 不輕信口頭承諾
  3. 不延誤繼承時效


七、兩岸制度差異全解析


        7.1配偶繼承權比較表

        7.2特留分 vs 必留分


透過數學公式理解差異:

  • 台灣特留分計算式: 最低保障額=應繼分2×法定繼承人人數最低保障額=2應繼分​×法定繼承人人數
  • 大陸必留分公式: 必留分=被繼承人總資產×20%必留分=被繼承人總資產×20%(僅限缺乏勞動能力繼承人)


        7.3實戰案例:大陸配偶繼承200萬爭議


案情:台商張先生病逝,大陸籍配偶主張繼承銀行存款200萬新台幣
關鍵證據鏈:

  1. 經海基會驗證的結婚公證書
  2. 近三年共同生活水電費紀錄
  3. 兩岸往來通關紀錄
    結果:成功繼承120萬(扣除必要喪葬費用)


八、 跨境繼承十二步驟流程


        8.1大陸繼承台灣遺產SOP

        8.2時效管理關鍵點


  • 台灣遺產稅申報:6個月(逾期加徵滯納金15%)
  • 大陸繼承訴訟時效:3年(自知權利受損日起算)
  • 港澳遺產承辦:12個月(逾期視為放棄繼承)


九、最新法規衝擊分析


        9.1   2025大陸新法重點


《涉外民事關係法律適用法》修正案重點:

  1. 新增準據法選擇條款:被繼承人可書面選擇適用法律
  2. 擴大不動產所在地法適用範圍
  3. 明定虛擬財產繼承規則

專家解讀:新法實施後,持有大陸數位資產的台商應立即更新遺囑內容

十、 專業級文件準備指南


        10.1兩岸繼承文件對照表

        10.2常見退件原因分析


        根據海基會2024年度統計:

  1. 公證書騎縫章缺失(佔38%)
  2. 文件效期逾6個月(佔29%)
  3. 譯本未經指定機構認證(佔22%


十一、 財產類型處理要訣


         11.1不動產繼承實戰守則


大陸房產繼承公式: 可繼承面積=登記面積×繼承比例−公攤面積調整值可繼承面積=登記面積×繼承比例−公攤面積調整值

台灣土地繼承陷阱:

  • 農地繼承需注意「最小分割面積」限制
  • 共有持分土地處分需經全體繼承人同意


         11.2金融資產處理流程


  1. 銀行存款:需辦理「存款繼承公證書」
  2. 股票資產:需向證交所申請「非交易過戶」
  3. 保險理賠:受益人條款優先於法定繼承


十二、 專家級風險控管方案


         1.繼承規劃四大工具比較

         2.緊急狀況處理SOP


發現跨境繼承糾紛時:

  1. 72小時內完成「遺產保全聲請」
  2. 蒐集兩地往來金流紀錄
  3. 委任雙牌照律師(具兩岸執業資格)



 

五分鐘看懂「兩岸三地遺產繼承」 ,了解「兩岸三地遺產繼承」看這一篇就對了!

 一、繼承順序:誰有資格分財產?

  • 大陸:像「排隊領便當」,第一順位(配偶、子女、父母)分完,才輪到第二順位(兄弟姐妹、祖父母)。
  • 台灣:類似大陸,但配偶永遠有份,和其他順位「按比例分配」。
  • 香港:沒有強制順序,遺囑寫給誰就是誰(但可能引發家庭大戰)。
  • 澳門:保障「強制繼承人」(配偶、子女、父母),至少拿走一半財產。


二、遺囑怎麼寫才有效?

  • 大陸:最保險選「公證遺囑」,自己手寫或錄音也行,但容易有爭議。
  • 台灣:可手寫遺囑(全文親筆簽名+日期),但公證更安全。
  • 香港:最自由!只要有兩名見證人簽名,口述、打字都行。
  • 澳門:公證遺囑最穩,自書遺囑必須「全部手寫」且法院確認。

小提醒:想跨地區繼承?最好在當地另立一份遺囑,避免格式不符失效!


三、法律強制留給家人的「保護傘」

  • 大陸:沒寫遺囑時,弱勢繼承人(如未成年子女)可拿「必留份」。
  • 台灣:有「特留分」!就算遺囑寫給外人,子女/父母/配偶至少能拿1/2。
  • 香港:完全自由!遺囑寫給鄰居或寵物都行(但家屬可能打官司)。
  • 澳門:強制繼承人最少拿1/3到1/2,類似台灣特留分。

比喻:台灣和澳門像「家長管制」,香港像「放任主義」,大陸居中。


四、繼承流程:要跑哪些機關?

  • 大陸:最麻煩!需辦「繼承權公證」(全體繼承人簽字同意)。
  • 台灣:先繳遺產稅,再拿「遺產稅完稅證明」辦理過戶。
  • 香港:找「遺產承办人」(通常律師處理),耗時6個月以上。
  • 澳門:法院確認繼承人資格,再辦不動產登記。

懶人包:大陸重「公證」,台灣重「稅務」,香港重「法律程序」。


五、兩岸繼承特殊狀況

  • 台灣繼承大陸財產:需先公證親屬關係,再透過大陸公證處辦理。
  • 大陸繼承台灣財產:受限兩岸條例,需委託台灣律師辦理。
  • 香港/澳門繼承:無政治門檻,但文件需翻譯+認證。

重要提醒:若財產在多地,建議「分開立遺囑」,並找當地律師團隊確認!


總結:繼承地雷區

  1. 大陸:全家人簽字公證難喬攏,易卡關。
  2. 台灣:小心特留分讓遺囑打折!
  3. 香港:程序慢+遺囑自由度高,糾紛多。
  4. 跨地區:政治+法律雙重障礙,提前規劃!


行動建議:親人若有多地資產,趁早諮詢專業律師團隊,用「遺囑+信託」降低衝突!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12 - 2025 寶璣建設有限公司 © BQ Company. 保留所有權利